更多
2018-11-22
330 瀏覽
嘗試海底撈,因為在香港油麻地那間海底撈看過,散叫的價錢,非常之不划算,光是想像一下,應該都要每人三、四百才可以吃到🤔。海底撈,單靠其他周邊的服務,已先聲奪人,例如等位的時候有大把桌椅供客人坐着休息,又提供免費上網,亦都有茶水供應,並且有牛肉炒米通粒,或是類似花生🥜的小食提供,這些都是食品以外餐廳能夠提供的周邊服務。而我在這一間海底撈,因為當時緊急地需要無線上網,於是查詢一下比較空閒的員工,名字是「阿亮」,都樂意指出如何可以「有效」連接商場提供的無線上網🉐,服務親切有禮,亦都是在香港比較難找到的。內進看看究竟為什麼海底撈會這麼遠近馳名,名聞遐邇。一內進的時候,發現其實內裏不算裝潢很特別,只像乾乾淨淨,四四方方、平實的正常火鍋店。由於吃麻辣的不少,因此店內的冷氣還算足夠🆒。坐下不久,又會有員工給你熱毛巾抹抹手,另外亦都有圍裙供食客戴著,以防湯彈上來弄髒衣服。這次第一次去,好像也應該試一試麻辣湯底是什麼味道。那湯底,想不到,顏色經已非常之橙紅🧡,鮮豔非常。而且,麻辣湯底的火鍋湯底,竟然沒有什麼餡料,因為平日即使去寧記火鍋,或是其他酒樓,所吃到的麻辣火鍋,也不會那麼紅,紅得來那麼鮮艷,而且,應
嘗試海底撈,因為在香港油麻地那間海底撈看過,散叫的價錢,非常之不划算,光是想像一下,應該都要每人三、四百才可以吃到🤔。
海底撈,單靠其他周邊的服務,已先聲奪人,例如等位的時候有大把桌椅供客人坐着休息,又提供免費上網,亦都有茶水供應,並且有牛肉炒米通粒,或是類似花生🥜的小食提供,這些都是食品以外餐廳能夠提供的周邊服務。
而我在這一間海底撈,因為當時緊急地需要無線上網,於是查詢一下比較空閒的員工,名字是「阿亮」,都樂意指出如何可以「有效」連接商場提供的無線上網🉐,服務親切有禮,亦都是在香港比較難找到的。
內進看看究竟為什麼海底撈會這麼遠近馳名,名聞遐邇。一內進的時候,發現其實內裏不算裝潢很特別,只像乾乾淨淨,四四方方、平實的正常火鍋店。由於吃麻辣的不少,因此店內的冷氣還算足夠🆒。坐下不久,又會有員工給你熱毛巾抹抹手,另外亦都有圍裙供食客戴著,以防湯彈上來弄髒衣服。
這次第一次去,好像也應該試一試麻辣湯底是什麼味道。那湯底,想不到,顏色經已非常之橙紅🧡,鮮豔非常。而且,麻辣湯底的火鍋湯底,竟然沒有什麼餡料,因為平日即使去寧記火鍋,或是其他酒樓,所吃到的麻辣火鍋,也不會那麼紅,紅得來那麼鮮艷,而且,應該會找到一些花椒、八角、辣椒、香葉等等材料,這兒一概沒有。
外邊的調味料亦一如其他火鍋店那麼多,例如有火鍋豉油、芝麻醬、香蔥、芫荽、香芹、生蒜、沙茶醬、XO醬、炒牛肉粒、花生碎、熟芝麻粒、芝麻油、而除了這些調味料之外,上邊還有些西柚、番茄仔、泡菜等等其他配菜。
雖然早前已經吃到手切牛肉那種新鮮又香,但還是想試一試這些火鍋店,捲起的那種牛肉。端來的亦都是一卷卷,不算太厚,剛好一口一片的牛肉。可能由於早前已經吃了一頓潮汕牛肉,因此,這天在海底撈所吃到的普通肥牛,亦都感到味道比較普通,不像手切牛肉那麼具牛肉香氣。
另外亦都點了羊肉片,亦是捲着的,看外表,羊肉就偏向多脂肪,但煮完之後,也不算太過肥膩,比起牛肉多了輕輕味味的羶香,而且肉質比較嫩,比較可口。
點了兩個滑,一個是翡翠滑,外表呈淺綠色,放在碟子上,好像綠色的一片青葉,賣相比較特別。另外的蝦滑,白白的有點粉紅在面頭,兩個滑的口感都算挺彈牙。
但是本身味不算濃,因此,其實這個滑是吸收本身湯底的味道,所以放進麻辣湯底的話,就非常之辣,放進酸菜魚就帶點酸味。
我點了個黃喉,據店方所講,黃喉煮2分鐘就可以了,其實黃喉的質感已經挺不錯,夠爽夠脆,煮完之後,咬下去都覺得質感呈脆片狀,但是印象中之前吃牛雜時也吃到類似區喉嚨的部位,因為那些部位更加會黏着肉,因此有喉嚨骨,又有肉黏着,質感就更加完美。
另外的毛肚,就像是黑色牛柏葉一般,質感亦都非常之爽脆,煮完之後仍然保持口感十足。
椒香腰花,即是本身都已經有辣味,味道正常,輕微辣香,呈幼條狀的質感,就減低了口感,因為在港式餐廳吃開大而厚的豬腰,感覺質感更加好吃。
凍豆腐和血旺都是本人火鍋喜愛的菜色,血旺的質感沒有台式火鍋專門店那些那麼煙韌,但也比起先前一天在麻辣燙吃到的豬血硬一點。凍豆腐非常緊緻,放而麻辣湯的辣味,就更加難受。
結果,後來我們在吃的東西,大多都放在酸菜那邊,並可選以及帶點花椒的麻香,都不要吃那種人工的麻辣味了。
另外點了另一隻魚,名字無刺巴沙魚塊,質感比酸菜鍋裏面的魚塊就更加滑身,而且大大塊沒有骨,有點兒像本地佳寶超級市場所售賣的鯰魚柳🤔,雖然沒有味道,但是大大塊,而且沒有骨,吃來非常之大快朵頤。
在每一台旁邊都有一勺水以及一勺酸梅湯,店員有時有空時候,都會前來為客人斟飲料。
酸梅湯的味道還好,偏向濃味,雖然有點化學的味道,但清清的最大輕微酸甜,味道還是不錯。後來,友人不太抵受得了那種麻辣,於是就建議叫可樂,我便搭單點了一個海底撈自家品牌的大麥啤酒🍻。啤酒是大支裝500毫升,大大支,味道非常濃烈的麥味,沒有雪到極之寒冷,那就更加能夠想到那種麥香,用來解辣或者贈興亦都不錯。
總括來說,這一頓海底撈,味道不過不失,但是就食品質素而言,湯底以及其他送了都不算極之出色,我又覺得未至於一定要去吃的程度。
但就是以我們香港的鋪租以及人工,在香港吃海底撈,可能要動輒$300人頭,以這兒只需$200左右,就一是無妨。
值得一讚的是,店方拿出我們用餐之後的單據,發現是人民幣$400.9 ,結果我發現,九毫子竟然是捨去的,亦都即是,這間店舖九是捨;看過本人的食評,大家也知道,在本地,很多餐廳都是以入為基礎,可能多了兩毫或是三毫,都會當作$1收費,在這一點,海底撈的確表現出色。
還有,因為海底撈沒有時間限制,因為他不是火鍋放題,食客任何時候加單都可以,於是很多人慢慢吃,邊吃邊聊天,又或是越吃越多,那麼,門口的食客就可能動輒要等半小時至到一個小時。後來我們發現,我們吃了超過兩小時之後,店員慢慢也會前來,問問我們,「這個要放湯嗎」,問了幾種東西,但是如果你一一拒絕,他亦都不會強人所難,因此還算舒適自在。
張貼